查看原文
其他

吴鹏飞 | 孝敬母亲,不是挂在嘴上

吴鹏飞 吴鹏飞观点 2020-09-17

粉丝请加作者个人微信:wupengfei3334


“吴鹏飞观点”一上线,就受到国家一级播音员,也是吴鹏飞老友雪琨先生的高度关注,他对作者及其观点文章,颇为喜爱和赞许,于是,毛遂自荐友情配播。他深沉厚重,深情细腻的播音,是一种高质量的再创作,使文章平添了新的魅力。欢迎广大读者点击欣赏。


吴鹏飞/文(第37期)


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,是西方习俗的母亲节。尽管,我不太赞成中国人过感恩节、圣诞节之类的洋节,但过母亲节,我是举双手赞成的。

 

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,今天也许算不上一个节日,至少没有传统重大节日那么像节日。但我还是从千里之外赶回来,请母亲到酒店小聚一下,母子俩唠唠嗑,说说话,纪念此节。

 

今天的阳光很好,很温暖。

 

我和母亲手拉着手,在中午时分,推开一切事情,也没有劳烦其他人参与,在一个很有特色的小鱼馆,相对而坐。

 

我们一起品尝乳白色的黄骨鱼汤,品味自带的金黄色的房县黄酒。还有胭脂红的汉菜、红的花生,青的黄瓜、绿的白菜和雪白的泡萝卜。母子小聚的餐桌色彩斑斓,好不温馨。

 

每逢这样的下馆子,母亲总是手脚麻利地迅速撕开清洁餐具的塑料封套,先为我,再为她自己用开水烫涮碗筷。往往我还没反应过来,她已经完成了这一餐前消毒的全部准备工作。

 

我多次对母亲表示,这件准备工作应该由小字辈的我来做,但每次都无济于事。如果你知道我母亲是82岁高龄,而我是57岁的壮汉,你就可以想见,这一幕是多么有趣和温暖。

 

每逢这个时候,我和母亲就会交换养生的健康知识和心得体会。以前是我滔滔不绝地说,现在反过来了,一般都是母亲说,我听。

 

因为母亲现在对健康类的电视节目超级关心,看得多、听得多、想得多,她本身原来又是从事医疗工作的,所以,我只有当听众的份儿。

 

母亲推荐的健康小窍门,实在太多,说实话,我根本无法一一照办。因此,每次分手,母亲都会像小孩子一样嘟囔,你说的我都听了,可我说的,你总是不听。

 

我只有哈哈大笑,表示将择其要者而从之,以宽她的心。比如我告诉她,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恨不得天天在外吃饭。但我坚持了一点,基本上只吃素菜。

 

特别是遇到油腻的菜肴,我一定要滤尽油水再下箸。我甚至让我的随从人员,买了一个滤油的专用菜盘。我算了一下,按照每顿饭篦掉二两油计算,一年我至少少吃了一百多斤油。

 

母亲被我的计算所感染,啧啧称奇。我告诉母亲,油的危害胜于烟酒,病从口入是健康的第一要则,其他统统都是第二。

 

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,让“三大一小”也就是大鱼大肉大油小酒,天天穿肠而过,则什么健康知识和养生小窍门,都将无济于事。

 

母亲每每被我说得扑哧一笑,对我不采纳她的各种健康忠告的怨气,立刻烟消云散。这时候,她会开心地摸着我的肚子,夸,聪明儿子。

 

我和母亲喜欢在一起讨论健康知识,这里面是有故事的。

 

可以说,母亲如今八十开外,思维敏捷,步履轻快,啥毛病也没有,人家都说她只有六十多岁,是我这个当儿子的最开心的一件事情。母亲也承认,这其中,我是居功至伟的。

 

15年前,我在武汉下海,刚刚有点眉目,就把母亲从鄂西北的十堰接到了身边,那时候的母亲,落单不久,退休独居,神情恍惚,身心俱疲。

 

她气色极差,吃饭不香,睡眠不好。上楼的时候,几乎每走两三级,就会停下来,长吁一口气。我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那两年,帮助母亲重获健康身心,成了我的第一要务。

 

状态最糟糕的时候,带她从马场角到江滩公园,一路晕车,呕吐不已,东倒西歪,将咫尺之隔视为畏途。那一段时间,她几乎到了谈车色变的地步。哪像今天,到南方或北方过年,火车汽车换来换去,统统不在话下。

 

一点也不夸张,经过看书、查资料、咨询与思虑,我甚至为母亲恢复健康制定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三年计划。

 

那时候,我一见她,就滔滔不绝地向她宣讲我的理论、我的观点、我的计划。我还把相关内容打印出来,贴在她的墙上,要求她遵照执行。

 

母亲从将信将疑,到深信不疑,到坚决照办,到身心俱佳,并且彻底喜欢上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,反过来,这不是就变成我的师傅了吗?

 

我因为计划奏效,兴趣转移,加之工作繁忙,在健康知识学习方面已经远不如母亲,只能洗耳恭听,但又不能像她对我言听计从那样,对她的建议照单全收,这才有了她如上的埋怨。

 

我推出母亲健康三年计划,母亲确实比较配合,我们母子逐一落实了以下各项举措。

徐恒泳教授用非医手段,治愈母亲晚期肺癌

韩柏柽教授抗肝癌十年,他是如何转危为安

纪小龙教授说出真心话,癌细胞是杀不完的

高医生的故事感动中国,很多读者都看哭了

其一,精神的宽容

 

母亲从过往的岁月走来,家族和自身受到了很多伤害,她的心中充满了某种怨恨,对过去的人和事有一种偏激的情绪。为了让她对历史回归客观的看法,我至少有一百场以上的讲解。

 

我向母亲提供了大量她原来并不知道的史料,我告诉她,共和国之父,绝对不是像右派人士诋毁的那样一无是处,恰恰相反,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人,是再造中华的伟人。

 

母亲从愤怒、抵触、沉思到恢复平静,最后她承认,共和国之父虽然也有错误,但确实是一代伟人。我觉得母亲虽然平凡,但也不失伟大。

 

在事实面前,她勇于订正自己的观点,比很多花岗岩脑袋的年轻人,比学富五车但终生罔顾事实的公知,不知道强多少倍。我惊喜地发现,母亲判断是非,并不是完全以自己的得失为根据的。

 

母亲在我不懈的说服下,真的摒弃了过去的成见。这样的转变形成后,母亲对任何事情,都可以抱有一份宽容之心了。过去比较偏激的母亲,变得非常温和了。

 

我很高兴。因为我发现,所有高寿的老人,都是乐观、宽容、仁慈的,都是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的精神类型。

 

其二,心理的释放

 

为了让母亲对过去岁月的苦难经历彻底释怀,我想了一个办法,就是鼓动她把自己的故事,写出来,并且承诺,替她出版。

 

母亲采纳了我的建议,开始制定写作大纲,每天按计划写作。我是她的第一读者,也几乎是唯一的读者。母亲的文字,是很初步的,离出版的要求是很远的。

 

我给她找同类回忆类图书阅读,还就每一个具体故事提出修改意见。母亲写出的手稿足可盈尺,她反复誊写,字迹工整,前后写了两三年,她显得非常充实,并逐渐精神轻松起来。

 

这个写作的最大价值,就在于她找到了一个倾吐过去苦难的渠道。从此,那个愁眉苦脸的,从无笑容的母亲,开始露出了灿烂的、孩子般的微笑。

 

母亲是很有智慧的。起初,她真的希望我来出版她的回忆,但是,阅读了其他人类似的著作后,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文字要达到出版要求,还有很大差距。

 

后来,我一再提出,把她的手稿打印成册,装订成图书,在自己家庭和亲友的小范围赠送传阅,反而被明智的母亲再三拒绝了。

 

母亲的心理逐步恢复健康,她已经放下了过去,放下了向人诉说的冲动,放下了不切实际的出版的渴望。母亲的精神世界,开始风轻云淡,变成了一片朗朗乾坤。 


其三,健康的自信

 

起初,母亲有个很顽固的见解,她认为自己身体欠佳,完全是因为过去年轻的时候,生活太苦,工作太累,抚养我们太辛劳造成的,而这一切都是无法弥补的。

 

如果接受她这个理论,那就只能接受她身体极为虚弱的结果,而且没法改变,这就等于没有了建立健康的最起码的自信。

 

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身体能够健康起来,他就可能永远无法获得身心健康。尽管我承认母亲说的有一定道理,但我认为,健康在任何时候,都是可以重建的。


我很欣喜地找到了两个反例,一个是某健康协会的会长,过去深受政治运动之苦,关过牛棚,坐过监牢,受过拷打,甚至肋骨都被打断,原来身体满身病痛。

 

但是,当我遇到他时,他竟然红光满面,声振屋瓦,八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像五十多岁,他的主要诀窍,就是乐观和自信。这个案例,我第一时间讲给了母亲,她有些触动。

 

真正彻底说服她,打消她疑虑的,是央视“小崔说事”的一期节目。有一位六七十岁还病恹恹的老者,练习武术,居然八十岁了身轻如燕,还能当众凌空劈叉。

 

母亲看到这个视频后,大为佩服,也真正认识到,不管年轻吃过什么苦,身体有过什么亏欠,只要现在就行动起来,是可以重拾健康的。

 

母亲追求健康的劲头,就这样点燃了。

 

其四,营养的均衡

 

接下来的事情,就简单多了。健康需要营养的全面、均衡,这一点,母亲毫无异议。我于是为母亲制定了营养均衡的基本要求,贴在了母亲的厨房。

 

我要求,第一,蛋白质方面,肉类只能吃活鱼,可以适当吃点鲜牛肉,还有鸡蛋和豆制品,其他肉类尽量少吃;

 

第二,每天要保证吃三种以上新鲜水果和五种以上新鲜蔬菜,母亲很聪明地就此发明了一种水果和蔬菜的什锦,多年坚持使用不辍。

 

第三,每天主食要有红薯、玉米等三种以上的杂粮;第四,长期坚持吃坚果,其中核桃我保证了十五年不断供应;

 

第五,适当吃芝麻油、菜籽原油;第六,坚持吃神农架地区的木耳、香菇等土特产,补充微量元素的缺乏。

 

在营养均衡方面,母亲特别听话,十几年来她确实坚持得很好,是很多老年人应该学习的榜样。


其五,身体的慎动

 

虽然西方的、世界流行的看法是,生命在于运动,东方的理论也有强调生命在于静养的。但我和母亲经过探讨后,对两者都不赞同。

 

我们认为明代医圣、湖北罗田人万密斋的观点更接近真理,他认为生命在于慎动。也就是说,不能完全静,要动,但是又不能多动。

 

因此我规定母亲不得参与任何剧烈的锻炼活动,连快走我也反对。我认为最好的方式,就是她自己在家慢慢踱步。

 

母亲对这个建议比较赞成,她本身就不喜欢群体活动,精神属于比较喜欢独处的,每天在家踱步500到1000步,她觉得这个强度很好。

 

为了增加这个枯燥运动的乐趣,我曾经给她买过一个计步器,她果然爱不释手。

 

其六,睡眠的改善

 

母亲年轻的时候,是滴酒不沾的。但是她曾经在房县工作,做得一手好黄酒。因为我父亲十分喜欢老家的房县黄酒,如果有两碟好菜,他就想呡上一口。

 

说母亲滴酒不沾,其实并不准确。实际上,每次黄酒发酵成熟,青汪汪的洑汁沁出,母亲都要舀一盅,尝一尝,看这一次做的酒,味道如何,老嫩如何,酒力如何。

 

就这一小盅,母亲居然也会满脸通红,微微显醉。我们兄弟几个,就会被这扑鼻的异香所吸引,垂涎欲滴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,人们失去了对食物的这种渴望,应该是一大损失。

 

来到武汉,母亲经常会念叨房县黄酒。我从老家的农户家里买回几壶,让怀旧的她尝一尝。没想到,母亲喝上了瘾,每晚入睡前,喝一小碗,居然改变了睡眠不好的状况,夜夜香甜到天明。

 

从此,我的一个任务,就是保证房县黄酒洑汁酒的供应。母亲已经喝了整整十五年,我也整整在乡下购买了十五年。后来突发奇想,将这酒在我的公众号销售,希望给更多老人带来类似的好睡眠。

 

可能是我的这一点点孝心,老天有所感应吧。去年冬天,我的助手一出手卖黄酒,居然卖出了五千多壶,其中很多老读者,成了回头客。


其七,独自的空间

 

母亲与父亲,因为性格比较冲撞,几乎吵吵闹闹了一辈子。等到父亲故去之后,她强烈需求清静,她希望独处。

 

刚接她过来的时候,我的条件还不好,只有一套新买的房子,装修好后,就给母亲单住。我们夫妻俩就住在办公室,一住就是五年。后来在平民区租房子住,两次被盗,真是惊心动魄。

 

也不知道盗窃者用了什么迷魂剂,我们枕边的钱物都被洗劫一空,我们居然一点感觉也没有。没办法,只好在别处买了一间33平米的房子过渡,直到48岁,我们才安定下来。

 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一直把母亲蒙在鼓里,谎称已经安居。我的妻子至始自终,没有半句怨言。她的家里,也是有孝顺传统的,兄弟姐妹,个个都很孝顺。

 

大内弟在岳父得癌症之后,日夜相伴一年有余,其孝举十分感人,亦很少见,我自叹不如,钦佩不已;小内弟在外地工作,多年来坚持与居住在乡间的岳母每天通话,也是难得的孝子。

 

其八,用药的安全

 

母亲因为过去从缺医少药年代过来,有一种药品崇拜,多年来她长期坚持服用维生素C,我一直非常反对,认为从猕猴桃、西红柿、橙子等水果中吸收维生素C更为科学。

 

我甚至认为她当时身体虚弱,就是因为过量服用这种药物,形成了所谓酸性体质。但母亲固执己见,我进行过几十次劝说,都无效。

 

我的母亲固执起来,也是天下第一。她并且振振有词地举证说,她试过停服维生素C,每次一停牙龈就出血或者眼部出血,一吃呢,就好了。

 

我说服不了她。后来出差西安,遇到一位这方面的权威,我向他请教。对方问答说,你母亲的情况,恰恰说明她长期服用维生素C,已经形成严重依赖了,应该逐步停止服用。

 

我把教授的书面意见带回来,母亲服了,从此停服维生素C。其中还有几种西药,她也坚持服用数年,我乘胜追击,全部要求停下。

 

母亲的西药崇拜就此告一段落。我认为,母亲身体越来越好,跟停服这几种西药制剂有极大关系。

 

我很开心的是,这个母亲节,母亲和我大谈起中医药养生的知识了,而且她已经深深认识到化学制剂与天然药物比,毒性极强。

 

我的母亲,很了不起。这么高龄的人,还在转变观念,还能向儿子转授健康新知,她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过我啦。

 

这八件事逐一落实后,我就有了一个健康、自信、乐观,在健康上好为人师的老母亲,叫儿我怎能不开心?

 

但是,有一件事情,我一直没有说服母亲,多年来我都想为她请一个专职保姆,但她坚辞不受。她喜欢独居和清静,不喜欢任何人长期进入她的生活空间。

 

所以,从这个母亲节开始,我规定,她每天睡觉前要给我发一条微信,可以是语音,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。如果实在没有什么要说的,就发六个字:今日平安无事。

 

母亲再一次扑哧一笑。

 

我可以感受到,母亲有我这样一个大儿子,是踏实和满意的。我的每一篇文章,她都会看,都会听,这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。当听说我的文章,今后将由一位国家一级播音员朗读时,她笑得无比灿烂。

 

母亲特别骄傲的是,我的两个弟弟也很优秀,他们一个在北京为官,一个在上海经商,事业有成,也都比较孝顺。

 

母亲孕育我们,又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三人拉扯成人,这是天地之间的大恩,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报答万一。

 

在这个母亲节的晚上,写下这些文字,我是想说,母亲,我爱你。

 

尽管,我这一生,出于羞涩,可能很难当着您的面,说出“我爱你”这三个字,但是,我一直在用行动说这三个字。

 

就像母亲您,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“我爱你”,但您对我们的爱,贯穿了您这一生的每一秒、每一分。


吴鹏飞:湖北十堰人,华中师大数学系毕业,无党派。作家兼旅游与地产策划人,著有《吴鹏飞文集》八卷,坚持独立思考,不搞哗众取宠。曾服务韶山、小平故里、林家大湾、殷墟、武当山、华蓥山、大别山、洪湖湿地、南水北调港、齐白石园、万密斋养生园、孔明湖、五龙河风景区、庐陵王酒庄、知音论坛等项目。

吴鹏飞育儿新书   批评家乡十堰   神农架特产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